航交所职工获第二十届上海读书节“我的小康生活”征文大赛优秀奖
  发布时间:2021-02-09  
在今年举行的第二十届上海读书节“我的小康生活”征文大赛中,上海航交所职工龚伟东的作品《杨家渡的消失》荣获优秀奖。

以下为获奖作品全文:
杨家渡路的消失
        每当我走近浦东南路张杨路拐角处的第一八佰伴,目光总会穿过浦东南路,远眺黄浦江方向。那里,曾经有条杨家渡路,我的家,就在这条路上。
那是一条蜿蜒曲折、弹格路的小道,两边有民宅,民宅中无规则地穿插着点心店、食品店、肉庄等店铺;小道一边的尽头是浦东南路,一边则抵达黄浦江边的杨家渡码头,越江而过,是浦西的复兴东路,是儿时心中的上海。
        每天凌晨,收马桶的声音把大家从睡梦中唤醒;早晨,肉庄在案板上的啪啪啪斩肉声把大家从床上唤起。早饭、上学、上班······
        记忆中,当时我家的居住条件尚可,有上下两层,自家屋子里就有自来水,不用像其他邻居要去水站挑水、淘米。每天,走在杨家渡路上,上学、放学、嬉戏、玩耍,一年又一年。最难忘的记忆莫过于一年春节,二叔他们从安徽芜湖来上海探亲过年,凭票排队好不容易买到了大黄鱼。当桌上摆上糖醋黄鱼时,馋得我们几个堂兄堂妹使劲咽口水,但谁也不好意思第一个去夹着吃,因为有那么多人而且又要讨彩头年年有余。最后,大人们给每个小孩夹了一块鱼肉,最后剩下鱼头和鱼尾讨口彩,而大人们却一口都没有吃。
    “我们要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勤奋学习、努力奋斗”犹在耳边时,光机已然把我们带进了2020这个时点,恍如梦。
如今,杨家渡路早已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张杨路;两边鳞次栉比、错落有致的商品楼房替代了原先参差不齐的低矮平房;第一八佰伴、时代广场、新大陆广场等等商业中心替代了原先的沿街商铺。物质丰富,琳琅满目,应有尽有。而我家,也搬进了拆迁后的大型居民新村,再也不用倒马桶、挑水、生煤炉,更不用摆渡去浦西浴室洗澡。再后来,我搬进了商品住宅,生活空间和质量跃上了新台阶。
        记忆中稀松平常的往事,对现在年轻人来说就像是天方夜谭。因为现在,随着我们国家、上海、浦东的改革开放,经济快速发展,科技力量不断提高,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物质供应不断丰富。要购物,手机在手,淘盒马、淘超市,淘天猫、京东……,以前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的食品、穿上的新衣,现在供应充足,按需即购,购物需要的票证已经当珍藏品保存。而随着生态园、新景点、新娱乐的开发、老建筑的保护修缮,往昔业余时间只有公园、电影院可去的生活,现在则变得丰富多彩,室内、室外,或悠闲或刺激,或人文或自然,各取所需。随便一转就是风景、就是底蕴,就是城市生机盎然、欣欣向荣的面貌。生活舒坦、精神富足,可谓物质文明、精神文明双丰收。
        杨家渡路消失了。如今留存着对这条路名的记忆,是“复兴东路-杨家渡” 渡口、130公交车“杨家渡渡口至博兴路”带杨家渡的字眼。细细寻思,她的变迁是我童年成长的回忆,是我生活一步步迈向小康的印记,也是浦东大发展、大飞跃的最佳诠释。
 
图:杨家渡路今昔对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