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“大白”为何要下船舱,还要上法庭
  发布时间:2022-08-25  

  这里的高温是上海的一倍

  夏季凌晨四点半,天刚微微亮,广州南沙的一处码头上就已经来了3个“大白”,他们是上海航运交易所的船舶评估师,谢友其是他们中的一员。“天太热,要和老天躲猫猫。”他说:“为防止中暑,我们经常要赶早贪黑”。今天的任务是勘验评估一艘大型集装箱船,长度达262米,可以装4000多个集装箱。登上交通船,高速向目的地航行,海浪不断飞溅撞击,上、下、左、右、前、后,交通船几乎全方位地在颠簸、摇晃。船上的人上一刻刚被抛到波峰,下一秒又被扔回波谷,高速交换的腾空失重感之下,有人晕船呕吐。“抓牢扶手!” 有人大声喊道。大家明白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掀翻到海里。约两小时后,目标船在前方隐隐约约出现,“看!这条船像一艘航空母舰,远看不大,近看船舷会很高。等下爬绳梯上船会非常吃力,千万不要朝下看。” “一定要在交通船跳到最高位置时快速抓住绳梯,两脚踏到绳梯后要尽快上移,防止被挤压到大船上。”大家互相不断提醒着登船的安全要点。当天,他们需要攀爬约七层楼高的绳梯才能爬到主甲板。绳梯无处借力,本就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,同时还要注意其他风险。“天太热,出汗多了腿脚容易虚浮,如果脚下踩空,就会直接高空掉到海里。”他解释说。 登轮后,八九点钟的太阳已热力四射,甲板迅速发烫,隔着厚厚的劳保鞋,热浪还是一阵阵钻进他的脚底。更大的考验还在后头,上层建筑抽查完毕后,就要钻到压载舱、油舱等隐蔽舱室。舱内温度70℃以上,就像个热气腾腾的蒸笼,空气中还夹杂着洗舱后刺鼻呛人的油气味,着实令人不好受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人最多20分钟就必须要出舱透气。“夏天上海也才40℃,这里面快翻倍啦。”利用间隙,大家故作轻松地开起玩笑。结束一天的工作后,白色的工作服混杂着汗渍、油渍、锈渍,已然污迹斑斑。“船舶评估师的责任重大,我们曾接到委托对一艘5000吨级的油轮进行勘验评估,谁也不会想到这艘外表油漆光鲜像新船的油船内部竟然多处锈断、大面积蚀耗,配置极其欠佳,完全是处于不适航状态。我们给出了报废建议,避免了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。”他说道。

一行人乘坐交通船靠近停靠在海上的船舶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攀爬绳梯登上待勘验船舶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钻进温度高达70℃的舱室仔细检查设备、部件

  能穿“大白”,也能穿正装

  如果认为船舶评估师仅仅是一项“体力活”,那可能并不全面,实际上他们还经常需要“智取”。脱下“大白”服换上正装的谢友其曾多次代表上海航运交易所在海事法院、仲裁庭出庭,赢得原告、被告和主审法官对上海航运交易所作为独立第三方的高度认可。这背后是他多年的厚积薄发,从业33年,谢友其经历了用船、管船、造船、修船、船舶交易等多种岗位,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理论和实操经验。他总是说:“不能光吃老本,始终要站在行业技术前沿。”追求精益求精又善于专研的他,主动与船舶设计院、船厂、船东、船舶经纪人、船检、融资机构等保持联络,组建起了一张信息网络,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发展趋势,掌握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变化对船舶价格的影响,建立动态数据库。每次出庭前,他都会细致地做好各方面充分的准备,不然就很容易掉进对手挖的“坑”里。有一次在法庭上,原告律师抛出一些看似平常却很刁钻的问题。“这艘轮渡需要多长的电缆?需要多少吨钢板?为何船厂与船东已经达成补偿共识的项目也被你们否定?”面对对方的层层设套,他逐一亮出定价依据和法定证据,将船厂抬高报价的项目当庭指出。在铁的事实面前,原告恶意敲诈的企图破产。他说:“这个职业需要很强的基本功和判断能力,在遇到棘手的案子时,更要通宵达旦,绞尽脑汁。但只要我们秉承公开、公平、公正的原则,就底气十足,敢于亮剑。”

上庭前,认真准备材料

  从事船舶评估工作12年来,谢友其完成了近1000艘船舶的技术状况勘验和价格评估,没有收到过1例投诉。问起他评估过的案例,他如数家珍,既有散货船、集装箱船、油轮这样的“大路货”,也有钻井平台、风电安装平台这类“非主流”;既有拖轮、驳船、吸沙船一类的“普品”,也有豪华游轮、科考船这样的船舶评估业里的“明珠”。但无论接到的是哪种任务,他都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一视同仁地对待。大家都说,他的脑子里有一本账,为各种船型分别制定了详细的勘验程序、技术标准和项目清单及估价取值手段。他说:“只有规范化的流程才能确保评估工作不会疏漏。”对船舶评估师来说,出差是家常便饭。他回忆说:“最忙时,一周坐了6次飞机。”这不,复工复产不久,谢友其又带着他的“大白”服踏上了前往舟山港的路途。